Marco Landi:Polycom引领中国通讯市场新机遇
摘要:“壮丽风光在顶峰,Polycom引领中国通讯市场新机遇。”——Polycom亚太区总裁Marco Landi《商学院》专访。
喜欢攀登世界高峰、潜水、冲浪等极限运动,倡导“work hard, play hard”的意大利人Marco Landi自2015年加盟Polycom,为Polycom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在位于北京三元桥的办公室内,《商学院》记者见到了这位执掌Polycom亚欧非三大市场的主要负责人。作为欧洲、中东和非洲区(EMEA)及亚太区总裁,没有时差的疲惫、没有语言的障碍。Marco以他专注、职业的态度彰显着Polycom人的进取精神。
Polycom是一家专注音、视频产品及解决方案的技术型企业,总部设在美国圣何塞,是专业开发、制造和销售高质量音视频会议系统及解决方案的行业领先提供商。通过最广泛地整合视频、语音、数据和网络解决方案提供最佳通讯体验。自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后在华业务爆发式增长,视频会议设备成为其最主要业务。全球客户数量超过40万个,涵盖86%的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一直稳居视频会议领域的领先位置。
因为工作的关系,Marco常来中国,中国市场对于他来说并不陌生。他曾先后效力于斑马技术公司以及摩托罗拉企业业务部门,并且在摩托罗拉拥有长达14年的工作经验。
参观过兵马俑、游览过故宫,拥有罗马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的Marco显然对中国历史文化有极大的兴趣。事实上,更令人激动的是,他带领的中国市场,目前已成为Polycom的第二大市场。热爱中国的他正带领着他的团队继续征战。
技术是Polycom的核心竞争力
实时视频通话、文件共享、方案标记……企业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即可让众多分散各地的人才汇聚于网上虚拟“会议室”,通过图形、声音等多种方式进行详细交流,便能解决异地工作沟通、一起讨论项目方案等问题。
视频会议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由于技术研发投入大、应用条件苛刻、兼容性能差、软硬件要求高等诸多原因造成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很多企业对视频会议有迫切的需求,却因为没有充足的资金只好望而却步。
但随着互联网蓬勃发展,一些视频会议供应商不断涌现。更是打出“免费”的口号吸引了一大批中小企业。企业“不用花一分钱”也能很好地享受到远程会议带来的便捷,这也让视频会议服务的门槛降到历史最低点。
但受其安全性、技术局限等问题的影响,一些中小竞争者优势逐渐减弱。Polycom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和服务方案依然受到许多大型企业的青睐。目前,Polycom在华主要客户涵盖政府、央企、金融、教育、医疗、能源等多个垂直行业的众多大型企业。
“中国本身有很多的视频业务,也有很大的潜力。而且在欧洲还有在美国,我们看到语音其实也在不断地变化,现在的电话已经变成了通过WiFi来连接的IP电话,而且现在的电话也已经整合到了视频的业务当中,很多的IP电话现在已经支持视频的服务了。”Marco强调,现在的市场,不仅仅是语音和视频,还有内容的分享。
作为一家拥有25年历史的统一通讯企业。Polycom不断技术革新,推出新品。其享誉全球的SoundStation“八爪鱼”系列也佐证了Polycom在音频技术上的绝对领先性。二十五年来,Polycom始终保持技术创新的精神,面对互联网、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不断通过技术创新颠覆和引领行业风向。
目前,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小型视频会议服务商在市场崛起,抢占市场份额。其实,自2015年起,Polycom便领先业界提出“Workplace of The Future随视随地 视讯无阻”的概念,打破传统会议室概念,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推出适用于不同移动终端,包括笔记本、手机、PAD等一系列创新解决方案。同时,Polycom人性化的细节设计,为客户提供的拾音魔球、拾音魔墙等技术将机场、咖啡厅、酒店等任何噪声嘈杂场所变成客户的专属会议室。
“Polycom不断地加大投资,一方面来保证我们在市场上绝对领先的技术实力,另外一方面我们也会采取强有力的举措,来保证我们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对于在中国市场发生的知识产权纠纷问题,Marco表示不可避免,“一直以来,有很多企业在复制抄袭我们的技术。但是,我相信Polycom一直以来是靠着不断创新保持其行业领先地位,我们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非常完美的高清音、视频解决方案,也正是因为我们无可匹敌的解决方案以及最佳的用户体验,为我们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和市场的口碑。”
积极转型深耕中国市场
“2016年,Polycom通过私有化正式完成引入国际知名私募基金Siris Capital Group旗下投资公司成为其投资者。这是Polycom的一个转折点。我们从一家上市公司转型为一家以私募基金为背景的企业。”Marco指出,2016年对于Polycom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私有化之后也意味着Polycom不光吸纳了私募基金强大的资金背景,同时也拥有了更自由的空间去不断创新。
“通过减少库存后,我们的业务运营将变得更加透明。另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我们能够投入更多的资金来支持研发的工作,包括更多的研发资源,以及创新的资源,都可以通过强大的资金来实现。”Marco同时表示,退市私有化后,Polycom将会一如既往地为中国市场提供最佳的服务。
据《中国视频会议系统市场概览》研究报告指出,2017年中国视频会议系统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而大量数据及事实证明,云视频会议已成视频会议市场增长的主力军。根据全球视频会议领域第三方分析机构Wainhouse调研显示,2016年约有50%的全球企业对部署云视频有需求。目前,传统视频会议厂商,都在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Polycom亚洲业务的50%来自于中国市场,所以中国自然也成为Polycom业务最为重要的一个国家。”Marco对《商学院》杂志说,相较于其他跨国公司服务理念,Polycom在亚太区,尤其是大中华区更注重结合产品技术的本地化,观察本地用户的实际使用习惯和行业需求,推出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此举既赢得客户信赖,也在市场保持行业领先的市场份额。
“Polycom非常注重中国市场的本土化落地,我们在中国各个垂直行业累积的客户口碑及品牌实力便是最好的佐证:我们在政府、金融、教育、医疗、能源等各个领域成为客户首选的音、视频解决方案提供商。”Marco称。
目前,Polycom正在不断深化中国市场为中国客户实现“定制化”服务。凭借其业界最领先的音视频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Polycom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不断人性化完善产品功能和使用细节等优势,实现在中国市场的持续高速发展。
“在过去25年中,Polycom专注于交互业务,所以我们最能够理解到底什么叫做交互,什么叫做协同。”正如Marco所言,Polycom在不断深入本土化的同时,还在积极构建其强大的生态圈实现协同发展。
包括微软、谷歌、亚马逊等在内的企业都与Polycom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作为Polycom的战略合作伙伴,微软有专门的开发基金用于与Polycom合作技术研发。
“作为Polycom全球三大研发中心之一的中国研发中心,一直以来深耕本地化客户需求坚持研发创新,帮助Polycom在中国不断实现业务增长。我坚信,我们在中国的近400位研发工程师,在未来也将会继续帮助我们取得更大的成功。”Marco表示,Polycom将给予中国团队最大程度的技术支持和人力支持,全力保障Polycom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发展。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视频市场,而且我们也看到其实视频会议的需求也不仅仅存在于一线城市,视频会议已经从老板层级的使用渐渐普及到整个企业内部,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市场需求会更加显著。”Marco强调,中国基础设施的发展非常迅猛,统一通信行业在中国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在中国,教育、医疗、制造业等垂直行业对于协作战略的需求正不断加强,这使得统一通讯市场拥有众多值得开拓的增量市场。
突破自己才能攀登高峰
“play hard, work hard”这是Marco经常与团队分享的理念。自孩提时代起,Marco就热爱运动,尤其热爱游泳。对于Marco来说,运动基因让他具备专注的学习能力以及坚韧的耐性。
企业管理者如何实现跨越?首先,要具备超越自我的能力,勇于冲破传统的价值判断,不断提升自我认知。如果永远桎梏在传统之中,也就没有跨越可言。谈到工作,Marco坦言,站在整个人生的角度,管理企业与登山不无关系,同样需要强健的体魄、坚韧的意志和不懈的精神。而登山,更如人生一样,虽然时常不能预知结果,但只要坚持,终会成功。
“我觉得运动和工作是非常相似的,因为它们都是对成就的一种追逐,而且需要你不断地去挑战自己。我非常热爱登山,全球七大洲的最高峰,我都希望有机会登顶。我是一个热爱挑战的人,对于我来说每次登山都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我不断地去挑战自己,攀登人生的高峰,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跨越。”Marco笑称。
坚韧的性格、运筹帷幄的能力、对工作的高度专注、充沛的精力……这些都是Marco身上具备的品质。同时掌管Polycom亚欧非三大洲业务的Marco是个不折不扣的空中飞人,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团队协作是他的必修课。
“我非常喜欢出差。”Marco说,“很多人肯定会疑惑为什么Polycom有这样的协同技术,还需要出差呢?因为我要与不同时区、地域的团队协调工作,无论我身处何处,Polycom的解决方案都可以帮助我实现高质量的沟通。正是这种协作技术的力量,让我可以身处北京办公室,上午与亚洲的同事一起工作,下午和傍晚与欧洲的团队讨论项目。同时还可以实地体验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打通跨文化团队间的壁垒与区隔,赢得团队的信赖,一切的成功都是基于彼此的信赖和充分的交流。在Marco加入Polycom的两年时间里,他与不同地区的合作伙伴成为好朋友,更是把所有的员工凝聚成一个大家庭,他说这一切都离不开沟通协作的力量。
“我非常期待攀登珠穆朗玛峰,之前我已经登顶三座全世界高峰,按全球七大洲来算,我还有四座高峰要去征服。其中,珠穆朗玛峰一定是我最期待的,在我70岁之前,我一定会去尝试一下。”
对于Marco来说,无论是管理企业,还是享受生活,人生的每一步都要不断地去超越自我。这也是每一个登山者的期待,不断地去征服,去顶峰欣赏最壮丽的风光。并且,永远都有下一个想去攀登的高峰。
* 本文转载自《商学院》
返回首页
|